为什么电视业务成为了光线传媒鸡肋
有关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彻底崩盘”、“将宣布解散”的传闻近日传得沸沸扬扬,再加上原光线电视事业部总裁张航的微博认证已更改为青春光线总裁。一时间,“光线电视事业部彻底崩盘”、“将宣布解散”的传闻盛嚣尘上。
获悉,事实上,从2年前开始,光电传媒电视事业部的员工已经陆续调整,电视事业部改成了视频事业部,往新媒体转移,“不再有耐心陪电视台玩了。”为什么曾经热火的“电视业务”成了光线传媒的鸡肋?了解到,表面上看,这是光线传媒在“一剧两星”等电视剧政策夹缝,以及与对手激烈的厮杀中收缩了电视业务战线,并重仓加码电影业务;但实际却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电视台渠道“没落”。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内容制作公司纷纷向互联网靠拢,寻找一条更“有利可图”的转型之路。
电视事业部“人财两失”
获悉,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仍然活着,但伴随着电影等业务的快速扩张,电视事业部原团队成员已被分拆成三个部分。光线传媒内部消息人士向南都记者澄清称:其中一部分拨到了光线传媒旗下的光线影业,一部分调到了光线传媒与360合资成立的网络视频公司,剩下一部分人还在做电视节目,而与央视合作的《中国正在听》、《少年中国强》两档节目都将继续,完全不做节目的说法并不属实。
事实上,与收缩电视事业部相对应的是,该公司去年电视剧收入和毛利同比减少。早年凭借《中国娱乐报道》(现更名为《娱乐现场》)起家并成为国内综艺节目制作公司领头羊的光线传媒2014年年报显示,其电视剧收入和毛利仅为公司贡献了4.88%的利润,同比下滑约6.5%。
失意于“综艺大片”
小成本高收益的娱乐资讯节目一直是光线传媒的“台柱子”,但随着综艺节目大制作、精品化的发展趋势,光线也在2011年开始尝试转型制作“综艺大片”,如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央视的《梦想合唱团》、《梦想星搭档》、《超级减肥王》、《中国正在听》等。但在这些合作中,光线做法略保守,大多以收取制作费的形式操作,最终落入节目市场的边缘。而千万引进的《中国正在听》也难逃这一命运,2014年底开播后收视平平,甚至在综艺大战中无人提及。
与此同时,光线传媒逐渐深入的电视剧业务也落入政策夹缝。“电视剧制作企业最多只能将首轮黄金时段播映权同时卖给两家卫视,相比原有四家卫视联播不利于平摊制作成本。黄金时段首轮播映权价格远大于非黄金时段首轮播映权价格。”业内人士如是说。
向互联网靠拢多头赚钱
不过对于电视事业部的调整,业内人士却评价,“这其实是利好消息。”事实上,光线在电影业务方面尝到了甜头,以小成本电影占有了电影市场的大块“蛋糕”。其2014年度发行了《爸爸去哪儿》、《同桌的?》、《分手大师》、《四大名捕大结局》、《亲爱的》和《匆匆那年》等12部电影,累计电影票房约31.39亿元,电影票房分账收入和毛利同比大幅增长。根据其2014年年报显示,期内电影业务的营业成本2.8亿元,占总成本38.31%;营收约6.5亿元,同比大增29.05%,占总收入53.09%;毛利率高达56.22%,该业务占光线传媒总利润75.9%,同比大增24.8%。
为此,接近光线传媒的消息人士透露,几个月前光线传媒相关负责人十分明确,“已经不再有耐心陪电视台玩了,同样的资本不如投去电影或是网络剧这些更为市场化的领域。”表面上看,光线传媒电视业务日渐暗淡,电影业务的崛起,但背后实则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电视台渠道“没落”,内容制作公司纷纷向互联网靠拢。
据悉,光线传媒与360公司合资先看网,尝试建立全国首个网络院线,加快与互联网渠道的结合。电视剧业务则在积极转型中。除了传统电视剧的投资之外,2015年将重点制作超级季播剧,配合电影同时制作网络剧。除了光线传媒,华策影视运作内容的方式上也在筹划大的变革,他们希望以IP为核心,向全产业链和全内容领域渗透,将公司未来定位为互联网化的综合娱乐传媒集团。
最新产品
- 人脸消费机
- RF-SIM卡消费机
- 启迪智慧食堂
- 启迪无线消费机
- 羽毛球馆管理软件(创业版)
- SF-780系列HID卡售饭机
- 美食城管理系统
- 启迪SF_980 15寸触摸屏收款机收银机
- 启迪SF-920无线手持打印一体机
- 启迪SF-910手持消费机